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九)及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3:11
督检查。这十个行业是:(1)食品、保健食品;(2)商品房、建材、装修;(3)旅游;(4)保险服务;(5)药品、医疗器械;(6)各种社会办学(培训)及出国留学中介服务;(7)电信;(8)公用服务业(煤、水、电、供热、交通运输等);(9)汽车及相关服务;(10)农用生产资料。

30.【答案】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真诚希望同亚洲各国发展全面、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交流借鉴,安全上对话协作,共同实现亚洲的振兴。

三、辨析题

31.【答案要点】

(1)社会存在是自然历史过程.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生物逐渐进化的结果。所以人类社会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界。同样,它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

(2)制造工具的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标志,是由自然向社会、由猿向人转变的决定力量。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原始的劳动与动物的自发的本能性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可能相差无几,但是由于劳动中添加了社会化因素,人类才得以形成。

(3)因此,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但是从而得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自发进化的结果”这一结论,却陷入旧唯物主义。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中的作用。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却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客观的自然界,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实践是使猿到人的转变成为现实。

32.【答案要点】

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因此混淆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的理解和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正确地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熟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又不能混淆各自的对应关系。

本题的解答思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流动资本”联想到固定资本,由“价值增殖”联想到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从而指出题干的矛盾之处,即混淆了资本的两种划分方法;二是对“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即购买劳动力资本进行分析,指出他在两种不同划分方法中的相应归类,按资本的周转方式来说,它属于流动资本;按其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来说,它属于可变资本。

33.【答案要点】

(1)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分成两个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并根据对生产力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的考查,指出我国目前仍属于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分阶段的学说具体依据是: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不充分,因此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才能达到共产主义。

(2)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规律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中得出了社会主义要分阶段发展到共产主义的正确结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物质基础落后,这个结论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四、分析题:

34.【答案要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式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原理。此题考原理及其现实运用,找出需要运用的原理是关键,从材料中找到“历史必由之路”属规律性、必然性的用语,“选择”属自觉活动的用语,从而就能做出要运用的原理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关系的原理,然后按题目要求,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谈谈自己对这个论断应持的态度。
由于题干已限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大大降低了该题的难度。考生只要能找到该论断隐含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原理,解答本题就容易了。

35.【答案要点】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是研究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社会经济体系内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把规模巨大,部门众多的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II部类,通过两大部类内部及其之间的交换和对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所需条件的概括,说明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首先必须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要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建立起合理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实现整体优化和升级,这是造成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之一。从而制约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寻找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一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即两大部类内部及其之间的交换,对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的意义。因而本题可以从几个层次进行思考和解答:第一,要回答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对社会总资本顺利进行的条件的论述;第二,回答马克思社会总资本理论对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第三,要根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理论,并联系现实,分析论述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原理,关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理论,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源泉的原理,以及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重要源泉的原理等,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结构伴随经济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适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变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已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在发展中调整结构,靠结构调整来求得国民经济更快速、更健康的持续发展,200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根据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

36.【答案要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从早到晚 ,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实际,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必然要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现代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广泛开展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同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在全社会普遍强化信用意识。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进步潮流,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统一性。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又是一个与时俱进、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

【解析】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一论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概括。继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

37.Ⅰ【答案要点】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①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②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③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员。④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恰好说明了各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各国发展也离不开这个世界,孤立的发展只会越来越落后,最终为世界所抛弃。

(2)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国发展的大环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机遇,是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是挑战。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迎接挑战,发展自己。

(3)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一个国家要善于利用外部的资金、资源、人才、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自己。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能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我们要结合基本国情,立足于国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和有效地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自己,紧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解析】

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联系是事物固有的特征,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印证了这一客观真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以指导现实实践

Ⅱ【答案要点】

(1)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这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将成为未来多极化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

(2)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美、苏、中关系发生变化。中国作为重要的一极,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可以起平衡和促进作用。

(3)中国希望国际环境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也保证,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会称霸,而是将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政策。回答本题的关键,要求考生必须了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诸多原因或者说是因素,这些原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技的等等。然后结合材料和题干,进行思考和解答。

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1进行解答,材料1主要是从经济方面来分析中国国际地位的,所以考生必须回答出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推动作用。材料2主要从政治方面,特别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方面,来分析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将成为未来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而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支持世界的和平运动,在多极化进程中具有强大影响,是国际新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

根据第三个问题的题干我们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在新的形势下所推行的对外政策的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以中国政府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中国面临的国际大环境;二是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将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事业,这是中国对自己的责任的定位。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