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英语 >> 文章正文  
 
 
 
考研英语完型填空总论与解题方略
作者:cnedu 文章来源:cned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30 23:26:16

  第一编、考研英语完型填空总论与解题方略

  一、
完型填空的命题思路分析
  英语知识应用(以下按惯例称为完形填空)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所占的分值并不是很大,但却是多年的传统考试题型,地位重要,有很重的潜在分量。洞穿考研完形成为考研英语制胜的第一关。那么命题组究竟想通过完型填空部分达到考查考生何种能力之目的呢?这首先可以从完型填空的命题形式中窥出一般。  

  1、
完型填空的命题形式
  
完型填空的基本命题形式是给考生一篇语句连贯的短文(考试大纲规定为240-280字左右),命题人员有目的地在每隔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去除一处词语,形成总共20处词语空缺,然后在相应的空缺处设置包括三个干扰项在内的四个备选答案,然后需要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2、从命题形式分析命题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完成的这20个空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整篇文章的大背景之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完型文章实际上是由两部分信息构成:
  未知信息(即20处填空),已知信息(即20处填空之外的那些可以阅读到的信息)
  虽然未知信息是考生看不到的,但是这些已知信息却完全是可以通过阅读掌握的。并且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之间总会有着各种各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命题人员之所以将20个未知信息设置在大量的已知信息之中,就是要求考生先对这些已知信息进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通过已知信息去破解未知信息。从而达到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目标:"
完型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完型填空的基本解题思路概括为:

  • 先对整体环境进行把握和理解--->解决具体问题
  • 先对已知信息进行把握和理解--->破解未知信息     
  • 先对完型文章进行阅读理解--->解20个具体的填空

      二、完型填空解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完型填空的命题形式决定了破解完型填空是绝对不可以脱离文章背景信息,而凭靠"感觉"或所谓"语感"进行无根据猜测的。而是应该凭借文章中业已存在的大量已知信息推导出这20个未知填空与已知信息之间正确关系,因此我们解出完型填空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已知信息破解未知信息。
  更进一步,完型的20个填空中每一个空都是整篇文章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一个未知信息点都处于整篇文章包含的庞大的已知信息体系之中,所以对于一个具体的填空(或未知信息点)来说,并不是整篇文章包含的所有已知信息都与其有关系,解出一个具体完型填空的关键是要找出与这个填空相关联的所有已知信息(线索)。因此,完型解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
  
1、相关已知信息(线索)定位分析法
  首先定位和找出每一个未知信息点在文章中的所有相关联的已知信息点,通过对这些相关联的已知信息点的分析总结,推断出未知填空的答案。
  根据这个基本的解题方法,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从完型文章所包含的庞大的已知信息体系中通过分析、排查(无关已知信息),找出与每个具体的填空相关联的那些已知信息点,再根据这些相关已知信息最终得到这个填空的正确答案。这个过程很象侦探破案,面对的也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线索,侦探必须经过排查无关线索,滤出真正与案件有关的线索才能最终破案。这个对庞大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排查,从而找到每个填空的相关已知信息点的过程其实就是完型解题的核心过程,也是最难的部分。
  相关已知信息点的分布规律与一个未知填空相关联的已知信息点一般分布在文章的三个层次:
  (1)句子内部之中-每个具体的未知填空都处于一个具体的句子之中,因此与这个未知填空相关联的已知信息往往处在这个句子之中,也就是这个未知填空的附近左右;
  例如:2000年考研英语完型试题的44题
  "as a commodity which he must sell in ord to 44 old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
  (A) replace (B) purchase (C) supplement (D) dispose
  分析:44题受到3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这3个相关已知信息点基本上分布在其所在的句子之中。第一,44题所要选的动词首先必须是"He"这个主语能够作出的动作(即主谓搭配);第二,44题左面的相关已知信息"in ord to"决定了这个动词的动作必须是"sell"的目的所在;第三,44题右边是另一个相关已知信息点:这个动词的宾语(动宾搭配);也就是说所选的动词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信息点,才为正确答案。由此,我们可以淘汰(B) purchase和(C) supplement (动宾搭配不当,不可能去买或者补充破旧的农具),还有(D) dispose (丢弃破旧农具不可能是"sell"的目的所在),只有(A) replace同时满足三个相关已知信息点,所以是正确答案。
  (2)上下句之中-由于完型文章的上下文之间往往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因此一些与这个未知填空相关联的已知信息也会分布在该未知填空所在的句子的上下句之中。
  例如:2000年考研英语完型试题的43题
  "When the work is well done, a 43 of accident-free operations is established"
  [A]regulation[B]climate[C]circumstance[D]requirement
  分析:与本题相关联的已知信息除了本题所在句子包含的信息外,还一定要看前边那一句,因为前后两句为主从句关系。从从句When the work is well done可以看出该句实际上划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当安全工作做好的时候,后边的才能被建立起来;因此,[A]regulation(规章)和[D]requirement(要求)明显不正确,因为此两者的被建立不依赖前边的条件。选项[C]circumstance只有是复数时才能表示"环境"的意思。所以[B]climate(气候、氛围)是最佳答案。
  (3)整个文章结构之中-除了看未知填空所在的句子、其所在句子的上下句之外,还有一些相关联已知信息需要从整个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核心中心主线所包含的信息中去查找;
  例如:2002年考研英语完型试题的21题
  Comparisons were draw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diffusion of printing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Yet much had happened (21 ). As was discussed before, it was not ( 22 ) the 19th century that the newspaper became the dominant pre-electronic ( 23 ) , following in the wake of the pamphlet and the book and in the ( 24 ) of the periodical. It was during the same time that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 25 ) up, beginning with transport, the railway, and leading ( 26 ) through the telegraph, the telephone, radio, and motion pictures ( 27 ) the 20th-century world of the motor car and the air plane. Not everyone sees that process in ( 28 ) . It is important to do so.
  21. [A]between[B]before[C]since[D]later
  分析:解除本题所考查的介词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主线,从中定位找出本题的相关线索:
  文章结构分析。本文的结构还是非常明了的总分对照结构,并且文章的头两句就是整个文章总述句: 
  根据文章的上述结构,我们看出19世纪所代表的"much"发生在15、16世纪和20世纪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etween。
  单个或多重相关已知信息点一个未知填空有可能只受到单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也可能同时受到多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从历年真题来看,大部分的未知填空还是受到多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只受到单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的题不多见。
  例如:2000年考研英语完型试题的44和45题:
  "as a commodity which he must sell in ord to 44 old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nd obtain chemical fertilizers to 45 the soil."
  44. (A) replace (B) purchase (C) supplement (D) dispose
  45. (A) enhance (B) mix (C) feed (D) raise
  分析:上面这段话考了两个动词,而且均为及物动词,但与这两个动词相关联的已知信息点的数量却是不同的。45题这个空基本上只受到一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只要看45空后边的宾语the soil就足以解出本题,即主要考虑45空所要选的动词feed与the soil之间动宾搭配的匹配性就可以了。44题就同时受到一共3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了。
  做完型填空题的大忌--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通过上面对部分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填空是受到多个相关已知信息点的限制,而这些多个相关已知信息点往往又在3个层次都有分布,两者是交替出现的。正是这种现象决定了考生在做完型填空题时不能犯"孤立主义"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即不能只关注填空左右附近的信息,而是要"瞻前顾后"、"胸怀大局"。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