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曹金良
6月17日,一场服装表演在姜培琳现代艺术培训中心举行。40余名在T台上霓裳舞动的专业模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继教院艺术教育专业(服装表演方向)2009届毕业生。和这些模特成教生一样,本市多所成人高校实行的校企合作,让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学生 工作学习两不误 对于已工作的成教生来说,工学矛盾是最大的障碍,校企合作模式则把这种矛盾降至最低。北京工业大学继教院招办主任王江涛说,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定期派出教师赴企业教学,解决企业员工参加继续教育时的工学矛盾。 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立的课程,让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校企合作办学在设置课程中,引进贴近企业的技能培训项目,使其与企业的工作实践结合,让员工结合本职工作更好地掌握知识。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队伍状况,不同专业和学制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学习效果。 姜培琳现代艺术培训中心校长闫红芳介绍,由于现代舞台表演对模特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才艺展示、文化内涵在各种比赛中逐渐受到重视。该中心是模特上T台前的短期强化职业培训班,通过校企合作让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 学校 校企合作生源广 校企合作模式在现有条件下,为学校吸引了更多生源。 王江涛介绍,北工大成教考生中,在籍企业员工已达数千人。学校在北京周边设有10个办学点,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燕京啤酒厂、北京现代汽车厂等企业。他们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成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大学生。 随着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的普及,直接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成为不少学校的选择。学校可根据企业对实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用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生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继教院招办主任高丽萍介绍,2005年开始,该校与姜培琳现代艺术培训中心合作,开设了“模特班”,规模每年在五六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基础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姜培琳艺术中心专业性较强,与市场联系比较紧密,两家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 企业 在岗也能受教育 在员工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企业也从校企合作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汇源果汁集团工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集团顺义厂区参加成教的员工有300余名。通过参加成人教育,员工提高了自身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很多人成为岗位能手和技术骨干,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实力。该工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参加成人教育的员工中,80%进入重要岗位,有几位当上了厂长,有的还成为分区的总经理。 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企业最担心的是人才流失,校企合作则让员工不脱岗也能参加学习,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