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资源中心 | 考研商城 | 雁过留声 | 成人英语三级 | 

航模冠军免试进北航
来源:北京考试报作者:佚名时间:2008/10/16 15:42:49|    
         【字体:

北京考试报记者  曹金良

  夏末秋初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里,宁静的林荫道上,数十位满脸稚嫩的新生,正在学长指挥下练习军训动作。王川扭头做了个深呼吸:“这就是我喜欢的北航味道。”
  19岁,花一样的年纪,脸上洋溢着孩子气的王川,从纸飞机玩到遥控直升机,和心爱的航模一起飞进世界级大赛,由河北省石家庄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成长为全国冠军和运动健将,并在今年成人高考中被心仪的北航继教院免试录取。
受父影响爱上航模
  王川的父亲王士元是“玩”航模的行家,还“玩”出了名堂:成为河北省航模队队员,曾多次参加航模大赛,对航模制作、操纵具有专业水平。
  从小,当父亲制作航模、研究控制器时,王川就不声不响地蹲在一旁,时不时拨拨螺旋桨、转转轮胎。
  王川上小学后,对航模的兴趣更加高涨,王士元怕他玩物丧志,便停止自己的爱好,将阳台上的工作室锁了起来,王川急得团团转。
  父亲怕王川对学习分心,不给他购买航模器材,王川就把压岁钱、零用钱攒起来。父母为王川立下规矩:“玩”航模不能影响学习,制作模型要等周末。为了激励王川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父母还将买器材的机会与考试成绩挂钩,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以奖励他买零件。
  父母对王川的“经济封锁”,却从另一方面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同龄的一些孩子泡在网吧玩“传奇”,沉浸在“魔兽争霸”世界时,王川却在默默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2005年,河北省举行青少年航模锦标赛,首次参赛的王川一举获得冠军,随后作为特长生被保送至一所市属重点高中。父母终于取消了对他“玩”航模的约束。
冠军背后艰辛付出
  进入中学后,王川开始了专业航模训练,眼前的世界更宽广了。这时,他有了自己的教练,并开始进入直升机项目训练。
  小时候“玩”航模为初级阶段,需要兴趣和注意力。进入专业训练后,无论从器材还是时间上都严格得几乎苛刻。专业航模直升机部件全为精加工金属,手工无法制作,只能从专业航模店购买,他用过的专业直升机模型最便宜也得七八千元,贵的达到四万余元,父母咬着牙给了王川最有力的支持。
  2006年,为备战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的遥控直升机项目,学校为王川联系到郊区一处废弃的机场作训练场地。时值4月下旬,早晚温差很大,早晨冷得穿羽绒服,中午热得穿背心,王川每天早上4点起床一直练到天黑才停止,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
  操纵飞机对人是一种考验。控制的精度以毫米计算,遥控杆晃动1毫米,飞机在空中就会偏出10多米,保持高度集中状态的手指肌肉,不一会儿就发麻、发酸直至肿胀。王川每天要飞22个起落,每个起落包含耗时数十分钟的一套空中动作。
  航模直升机的燃料为甲醇和蓖麻油混合物,起飞时会产生大量浓烟。练习空中悬停时,王川常在浓烟包围中度过,再加上郊区肆虐的风沙,一天下来王川脸上全是黑灰。为了保持控制操纵杆时手的灵敏度,再冷的天,他也不能戴手套,手上被风吹满裂口,裹上胶布继续练。
  王川手上至今留有一条伤疤,那是他在练习固定翼飞机时,用手拨螺旋桨帮助发动时,被突然旋转的螺旋桨狠狠切中的,缝合6针后留下的“纪念”。
小飞机飞出大梦想
  凭着天赋和对航模的挚爱,王川在直升机项目上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2006年备战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前,他对直升机项目还是一窍不通, 7个月后,作为参赛选手中唯一的在校中学生,王川在与成人选手的较量上,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
  随后,王川多次在直升机项目航模比赛中获奖:2006年全国室内航空模型公开赛直升机特技飞行项目冠军;2007年第三届全国“高安杯”赛P3C项目亚军;2007年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参加在波兰举行的F3C世界锦标赛;2007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F3C项目亚军,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2007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直升机项目冠军。
  王川有了更高的梦想:进北航学习。今年他以运动健将的身份免试进入北航继教院学习,他看重的是北航散发出的浓郁学习气息。这将为他的飞翔增添动力。

 

文章录入:carol    责任编辑:carol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目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