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事件排序
例题: (1)收集书籍 (2)购买材料 (3)打造书架 (4)雇用木工 (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5 D.3-2-1-4-5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 -购买材料(2) -打造书架(3) -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备考策略:这类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考查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做题时,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以及对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实作出补充,或做出合理的假设以填补欠缺的信息,以便使你设想的事件顺序讲得通。不过,最快捷的方法是,在五个被选选项中,先确定事件的首尾项,再用排除法,最后将选定的答案快速串起来看是否符合逻辑顺序。
(四)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内容,由于取材广泛,主要依赖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常识判断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在平时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涉猎广泛程度和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在这种题型中,每道题呈现一个常识性的现象,题后的备选项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四种可能的解释,要求应考者从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答案。
例题: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某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B. 某省人事厅颁布的《某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C. 某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某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D. 某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定,正确答案为A。
常识判断题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宇宙到地球,从无生命物质到高级动物的人类,从远古历史到未来的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等无所不包,尤其是与人们现代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现象,经常是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这部分题目中,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题目以及属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题目是比较基础的,对应考者来说一般问题不大;而涉及社会最新事物诸如计算机、网络等常识性的考查则关系到应考者的知识涉猎面的广泛程度。
备考策略:解答这类试题与个人知识的广度、深度有一定联系。它既是简单的常识性知识复述,更需要对常见现象原因的分析。因此,要想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应考者的常识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它需要平时的观察、思考和积累。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若干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文字资料
例题: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自1997年至2002年,某企业的职工收入逐年增加。例如,自1997年至2002年,职工的收入总数分别为9 030元,9908元,10 800元,12 042元,15 421元,16 320元。其中职工的工资收入各年度依次为8 530元,8 908元,9300元,10 042元,12 921元,13320元。其他的收入来自职工的奖金和福利。自1997年至2002年,各年职工所创造的产值分别为1.8亿元,1.95亿元,2.15亿元,2.25亿元,2.3亿元,2.4亿元。
1.2001年职工的奖金和福利收入是多少元? ( )
A.2 200 B.2 300 C.2 600 D.2 500
2.自1997年至2002年,职工的其他收入的总数是多少元? ( )
A.9 000 B.10 500 C.1 1 000 D.12 000
3.职工创造产值增长最多的一年是哪一年? ( )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4.职工工资收入增加最多的是哪一年? (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5.2002年同1997年相比,职工的其他收人增加了多少元? ( )
A.2 500 B.2 600 C.2 400 D.2 300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A
备考策略:文字资料是必考的题型,它是通过对一个事件的量化叙述,来考查考生的理解与量化处理能力。文字资料主要是大段蕴含数字的文章。考生在复习中,可以不必急于每一道题目的具体解法,而要着重寻找自己适应的阅读习惯。快速阅读文章之后,弄清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开头的句子一般很重要,概括了该段的大意及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还应把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关键词等标明出来,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就可以清晰明了,有的放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